這個夏天,隨著《長安十二時辰》火爆熒屏,人們得以欣賞大唐長安時裝周的潮流風采。劇中無論是張小敬的缺胯袍、檀棋的胡服,還是各類人等的圓領袍,令人應接不暇。這些服飾圖案更是傳遞出大唐時尚界神秘的美學密碼。就像人們在見到淺駝色、黑色、紅色、白色組成的三粗一細的交叉圖紋時會想到巴寶莉,在見到黑色皮質菱格時會想到香奈兒。大唐服飾上同樣具有極高辨識度的經典圖案,伴隨著大唐人民享受來自世界各地欣賞的目光。
《長安十二時辰》劇照
唐朝之前,服飾上的紋樣並不豐富。人們習慣於把各類紋飾用於建築及青銅器、玉器等藝術品上,衣服上的紋樣較為稀少。隨著大唐的建立,大唐藝術家們在統治者政策的影響下,對各類文化兼收並蓄。因此,服飾文化迎來了較大的發展,成為我國古代又一個巔峰。服飾上的紋樣也漸漸多了起來,呈現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局麵。
1.唐代紋樣類型唐代衣飾中的圖案整體上可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圖案:
1.聯珠紋
大唐衣裝中的爆款紋樣。風靡數百年,吸引流量無數。其紋樣受薩珊波斯影響較大,無論是外圍圓珠還是主紋的圖案都洋氣十足。聯珠紋是由一個個的小圓珠組成,故而得名。聯珠紋中的圓珠皆整齊排列,或排成條帶狀,或圍成圓形,形成聯珠圈,用以包圍主題紋樣。內中包圍的紋樣一般十分潮流,如西方的獅子、大象、飛馬,乃至胡人形象。
聯珠紋
隨著潮流的演進,聯珠紋也進行著迭代。先是聯珠圈內的主紋融入我國本土特色,出現了一批極具日常生活氣息的主題紋樣,如羊、鴛鴦、雞、鵝。到了唐朝中晚期,聯珠紋外圍的聯珠圈已經進化成兩層。再往後,洋味十足的聯珠圈已被中國風格的卷草取代。
《長安十二時辰》劇照
2. 寶相紋
寶相花在我國又稱寶仙花,寓意吉祥。自魏晉南北朝以來,佛教盛行,佛教的紋樣開始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。寶相是佛教信徒對佛像的尊稱,成為了佛教中代表吉祥的理想花形。
寶相紋
唐人愛花,他們把牡丹、桃花、梅花、菊花等裝點自己衣袍。但寶相花無疑是這些花形中的經典款,寶相花並不是真實存在於自然界中,而是采集蓮花、牡丹、菊花的特點虛構出的完美花形。它以備受武則天喜愛的牡丹花為主要元素,糅合其他花的花苞、花瓣、葉子、花托等元素,組成一種花卉盛放的新型服裝紋樣。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經過重新設計的寶相花,花形飽滿,花瓣層疊,一種端莊富麗的尊貴之感撲麵而來。寶相花紋樣中並不隻是隻有花卉,還會點綴鳥兒、蜜蜂、蝴蝶等動物或昆蟲圖案,整個畫麵看起來生機勃勃,更為靈動。
3.卷草紋
卷草紋圖案作為我國傳統紋樣,在唐朝時期也是一種網紅圖案。因它在唐朝十分流行,因此又被稱為唐草紋。卷草紋源於傳統的忍冬紋,同寶相花一樣,它也集多種花草植物於一身。如添加荷花、蘭花、牡丹等花卉植物作為元素,形成一種全新的紋樣。紋樣內部經過大唐獨立服裝設計師藝術加工排列成“S”形的波浪狀曲線,構成二方連續圖案紋樣。卷草紋多以牡丹為主要元素,然後點綴有石榴、葡萄和鳥獸等。如此形成的紋樣,花朵繁複,生意盎然。卷草紋中的花草線條曲卷多變,花葉卷曲圓潤,葉脈旋轉翻騰,恰如一片綠色波浪。
卷草紋侍女
卷草紋完美再現了我國古代的傳統美學,即富於流動的飄逸感,虛實相生,深受時尚人士喜愛。
4. 團窼紋
團窠紋又叫團花紋,因紋樣是圓形或橢圓形,近似於窠而得名。是唐朝時尚界一種基本款圖案紋樣,深受男女老幼全齡段買家歡迎。它通常由內、外兩部分組成,內部是主題紋樣,外部則是一個圓形的環,可以由不同的元素構成。紋樣基本骨骼為平排連續的圓形組成作用性骨骼,圓周飾聯珠作邊飾,圓心飾鳥或獸紋,圓外的空間飾四向放射的寶相紋。且花型自然多變,包括人形,動物和形式化葉飾之作的圓形元素。
團窠對鹿紋錦
這種形式受波斯薩珊王朝的影響。這種以圓形為單位元素的裝飾圖案,也是以波斯圖案為基礎發展而來的。這種團窼紋圖案形象左右對稱飽滿,富麗華美,層層堆砌,分布合理,極具裝飾性,因此被廣泛應用到服飾圖樣中,受到當時人們的追捧。
《長安十二時辰》劇照
唐代常見有獨窠、兩窠、肆窠、大窠、小窠等稱呼的綾和羅。團窠紋主要有聯珠團窠、寶花團窠和動物團窠。團窠這種紋樣構成形式,唐代十分流行,宋代織錦大量運用。《宋史•輿服誌》五:“景祜元年詔禁錦背、繡背,遍地密花背采緞。其稀花、團窠、斜窠、雜花不相連者非。”
5.纏枝紋
纏枝紋是一種傳統紋樣,起源於漢代,作為一種經典款紋樣流行前年,可見其旺盛的生命力。纏枝紋的特點是以植物的枝幹或蔓藤作骨架,向上下、左右延伸,形成波線式的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,如此循環往複。波浪狀的紋樣串聯起花朵、根蔓,經過藝術加工組合排列而成。在纏枝紋的圖案世界裏,萬物皆可纏。以牡丹為纏枝主題的叫做“纏枝牡丹”;以蓮花或者葡萄為主題的稱“纏枝蓮”和“纏枝葡萄”;以人物和鳥獸為主題的組稱“人物鳥獸纏枝紋”。這些紋樣都有一個共同特點,花形飽滿,極其具有節奏感。大唐女子穿上這種款式的衣服後 更顯婀娜多姿。
纏枝紋
6.幾何紋
幾何紋,作為一種古老紋飾,它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,在唐人的衣櫃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一種。它的基本款紋飾有萬字、雙勝、龜背、鎖子、棋格、十字、鋸齒、間道、盤絛、如意等形式。無論是《長安十二時辰》還是唐代周昉得傳世名畫《簪花仕女圖》和《紈扇仕女圖》,都可以看到服裝上的幾何紋樣。隋唐時期紋樣造型豐腴、主紋突出,地部疏朗,常用對稱構圖,色彩鮮麗明快。
幾何紋
以上隻是唐代的幾種常見紋樣。隨著唐代印染織造技術的提高,唐代的紋樣種類異常豐富,完全擺脫了以往的拘謹氣氛。
2.唐代紋樣特點1.風格
唐代紋樣區別於其他朝代單一的特點,開創了我國古代服飾的巔峰。這一時期的紋樣色彩濃豔,飽滿繁複,造型流暢。唐朝設計師善於利用流動的曲線,根據自然形象的紋理特征,使紋樣形象生動、跳躍,創造出了瀟灑飄逸、清新活潑的圖案效果。此外,這一時期的紋樣風格非常重視節奏感和生命力,講究排列的結構關係,通過精妙的設計將更多的主題元素發揮出彩。如團窠紋在四方連續的一點排列、二點排列的骨線上,形成曲線動勢,飛禽走獸遊走於各色植物之間,頓時一幅鮮明的畫卷展現在世人眼前。
2.形式
唐代紋樣廣泛吸納借鑒諸多異域風采,形成了包羅萬象的大唐風,從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輝煌。如聯珠紋,出現了波斯裝飾中的典型代表翼馬、翼獅,以及西方圖案中常見的人首獸身、大角野山羊、生命樹等主題元素。
《長安十二時辰》劇照
3.內容
唐代紋樣的內容多種多樣,主要有動物、植物和幾何圖案。並通過大膽的藝術創造,創作出全新的紋樣。唐代藝術家將現實中花、草、魚、蟲運用到服飾圖案中,形象生動自然。於是,唐人的服裝上鶯歌燕舞、鳥雀喧鬧、百花竟放,他們將這個世界穿在身上。但這些圖案不同於明清時期的寫實,它們更加抽象化,給人更多的想象空間。這一時期,服飾圖案空前繁榮。各種紋樣圖案從最初形成到發展演變不斷更新,紋樣的設計靈活多樣,結構多變,聚散有度,形象生動,反映出當時的民俗風情和開放包容的生活趣味。
《長安十二時辰》劇照
唐人是浪漫的,他們將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事物設計成圖案穿在身上,這是對世界和生活熾烈的熱愛。正是如此,唐代服飾才達到了傳統服飾的巔峰。即便跨越前年,依然讓人念念不忘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京東美股盤前股價上漲超過1.6% [阅读]
2024年報審計中需要重點關注的高風險領域 [阅读]
生物製藥公司知臨集團盤前漲超248% [阅读]
餘承東曬單:花44.4萬+買了一台享界S9 過年全程智駕回安徽老家 [阅读]
【企業動態】科華控股新增1件法院訴訟,案由為勞動爭議 [阅读]
韓國濟州航空客機事故暴露務安機場多重隱患 [阅读]
ADM漲超1% 股東促公司CEO辭職並提高透明度 [阅读]
同門股基回報率相差39.66個百分點 創金合信基金劉揚左右手“分裂” [阅读]